近日,新伟德国际1946“百千万工程”三下乡星辰队喜报频传,在刚刚结束的多项国家级、省级重要评选与竞赛中,星辰队社会实践硕果累累。团队倾力打造的纪录片《化州之韵 青年新程》以其深刻的观察和青年视角,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分享活动及“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膺二等奖,并在“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实践活动中再获二等奖;定格乡情的摄影作品《以手相传》亦于同项活动中收获三等奖。尤为亮眼的是,团队基于深入调研凝练而成的化橘红品牌发展战略,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荣誉的获得是对星辰队那段深入基层的“三下乡”历程最生动的注脚。回溯星辰队三下乡的足迹,探寻其以青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用专业智慧赋能振兴篇章的青春之旅。
2024年7月,华珠“百千万工程”三下乡星辰队的梁高源、罗栩瑶、陈晓婷、张夏美、戴怡情、刘雅婷、单琬茹、孟令梓、高皓贤、李煜肯等十名来自不同学院与专业的学子,在伟的国际1946bv官网院长叶小芬、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邓倩婷老师的带领下,从广州从化出发,奔赴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平定镇开展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走访、调研、访谈和劳动实践,在生动的田野课堂中,向下扎根——真切感知乡土中国的民情与乡情,读懂国情;向上生长——以专业知识和才干服务乡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化州市平定镇,队员们脚踏泥泞,从古朴静谧的大岭村,到科技赋能的育苗场,深入走访了十余家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家庭,访谈对象覆盖产业链全环节——从种植农户、采摘工人、加工负责人到合作社的管理者。通过多维度对话交流,队员们深入了解化橘红的品种特性、种植模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发展瓶颈。
在热火交织的烘炉旁,随着村民手中火柴“刺啦”一声脆响——磷面与木梗瞬间擦燃,一簇橙红的火苗倏然跃起,点亮了灶膛,这是农户烘干化橘红果皮的寻常景象。灶台边,馥郁的橘香氤氲弥漫平定镇积田村,几乎家家户户仍沿袭着这古朴的烘干方式。在加工点,队员们专注地考察这道传统的工艺,凝神倾听村民们讲述世代相传的化橘红故事。
在化橘红苗圃基地,化橘红种植专家尤国成给队员们讲解了化橘红产业从源头育种、精深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发展图景。从育苗环节的品种优化、初加工车间坚守的传统炮制工艺,到科技赋能种植体与加工体系;从合作社制定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升级,队员们深刻地领悟到技术迭代与协同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价值、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从村民沾满橘香的手掌间,看到了化州百姓用自己的双手拼出一条从土壤到市场的完整产业脉络。村民们手上的每一道掌纹,都镌刻着汗水与智慧;空气中飘散的每一缕橘香,都在诉说着坚守与创新。
为深入了解化橘红产业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队员们与化州市平定镇积田村驻村书记易广同志进行了一场“对话”。易书记介绍道,化州全市橘红种植面积已达十三万亩。这一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他引用当地俗语“化州看平定,平定看积田”,强调积田村将继续重点发展橘红产业。易书记提到,未来积田村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拓宽销售渠道等举措,持续提升化橘红的品质与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积田村将着力开发好三大支柱产业——化橘红、沉香与钛矿资源,规划建设好六千平方米的化橘红产业园区,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此外,积田村将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化橘红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品化橘红茶、吃化橘红菜、闻化橘红香”。
听完易书记的介绍,队员们深受鼓舞。星辰队队长梁高源同学表示,“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乡村热土,在打破化橘红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升级、推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力争有所作为,以青春之力助力积田振兴。
化橘红,素有土壤“软黄金”之称,是珍贵的药食同源中药材。《本草纲目》中不仅记载着“化州橘红,化痰止咳如神”的赞誉,更附有一幅描绘着绒毛橘红果的插图。化橘红种植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明清时期更贵为宫廷贡品。正如老橘农所言:“它的根在土里,更在血脉中。橘花一开,便是游子归家的信号。”如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化橘红产业,早已超越平定镇人的经济支柱,而升华为一种历久弥香的文化象征与深沉的情感寄托。
调研期间,队员们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化橘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廖志略。从交谈中得知,他自幼跟随外公学习化橘红炮制技艺,在耳濡目染中深刻领悟到这份非遗文化的珍贵价值。作为一名90后,凭借对化橘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农人代表。廖志略从古法技艺中汲取智慧,融合现代科技与市场需求,提出了化橘红发展路径的构思:一是以科技赋能生产,引进新技术,提升化橘红的产量与品质;二是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拓宽化橘红产品的市场疆域;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沉浸式体验化橘红文化。
星辰队队长罗栩瑶同学表示,廖志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新农人精神,为年轻学子投身乡村建设树立了榜样。而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化州人,更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洞察化橘红产业痛点后,这支跨学院、跨专业的青年团队,锚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核心目标,深度融合经济学、管理学、设计学与传播学等学科优势,精准赋能产品形象焕新与市场疆域拓展,交出了一份彰显“专业厚度”的青春智慧答卷。一是为当地政府提交了一份聚焦化橘红产业发展的专业报告,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二是精心摄制了一部以化橘红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全面呈现其历史渊源、种植技艺、药用价值及市场前景,真实记录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影片以直观生动的影像,向外界展示了平定镇的特色资源、文化魅力与发展成效,有效提升了地域知名度,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设计了文创产品与品牌方案。队员们深度挖掘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以特色农产品及地标为灵感,设计开发了包含明信片、书签、帆布包等在内的系列化橘红主题文创产品,量身打造了符合当地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实际需求的品牌发展战略。
在平定镇,队员们与当地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里的人们淳朴热情,视队员们如自家孩子般亲切交谈。夕阳西下时分,慈祥的奶奶手把手教队员们用红绳捆扎七爪橘红果,一老一少,笑语盈盈,暖意流淌在这温馨的劳作场景中。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许多老人自幼便浸润在化橘红的烘焙工艺里,家中三代人的指尖都浸润着橘红的香气。这份幼时起与化橘红结缘的情愫,深植于心。他们不仅自己坚守着这门古老手艺,更悉心教导子孙,让年轻一代亲近它、爱上它。谈起化橘红,老人们话语间流淌着抑制不住的骄傲与自豪,这份对乡土技艺的赤诚和热爱,深深地触动着队员们的心弦。
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与社会稳定根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国之大者”。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道阻且长。只有扎根乡土,精准对接乡村的实际需求,协同政府、企业、村民等多方力量,才能在实践探索中蹚出可行路径。
将专业知识深植实际问题,以真才实学服务乡村发展,在乡土实践中熔铸青春底色是队员们共同的心愿。队员们将三下乡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在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乡村振兴专题比赛中斩获佳绩。纪录片《化州之韵 青年新程》、摄影作品《以手相传》等荣获多个奖项;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上述荣誉不仅是对队员们付出的肯定,更是社会对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担当精神与扎实专业能力的认可。
星辰队在化橘红之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国情教育课、理想信念课、人生成长课。青年学子在田野课堂中读懂真实中国——深入农户、体察民情、理解乡情;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耕乡土,在实践中熔铸青春底色。青年人要如向阳花般,向下扎根汲取沃土滋养,向上生长追寻时代之光。只有深入基层,脚踏大地,方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相信星辰队的智慧成果必将落地生根,惠泽化橘红产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伟德国际1946(bevictor)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粤ICP备11088286号-3